首页

歌迪丝女S微信

时间:2025-05-29 13:57:59 作者: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到44.07% 人口规模达4.4亿 浏览量:98956

 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,中国科协公布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升至15.37%。同时调查发现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44.07%,人口规模达4.4亿。

  此前,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仅判定和分析具备科学素质的情况,为进一步细化分析公民科学素质的层次结构,本次调查开展了“具备高阶科学素质”“具备科学素质”“基本具备科学素质”等公民科学素质分级评价。

  根据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—2035年)》对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定义,科学素质调查问卷总分100分,考察科学知识(40分)、科学方法(20分)、科学精神与思想(20分)、应用科学的能力(20分)等四个方面,并按科学素质测评得分高低进行层级划分:

  得分超过85分为“具备高阶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很高,各维度发展均衡;得分超过70分为“具备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较高,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。这两类人群达到科学素质的较高要求,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。

 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超过55分为“基本具备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具备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,具备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,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才资源基础。

 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低于55分(不含)为“具备较低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较低,需进一步全面夯实科学素质发展的各方面要求。

  关于开展分级评价的重要意义,中国科协解读称,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一个连续发展状态,通过分级评价,能更精确反映实际情况;利用分级评价结果,能更有效指导科普实践;开展分级评价,也能更好回应社会关切。

  2024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:公民具备高阶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.30%,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.37%,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4.07%,这三类人群大致呈现出1:7:19的金字塔式分布。

  进一步分析发现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人群体现出规模庞大、水平适中、应用优先三个特征。其中,规模方面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对应18-69岁人口规模达4.4亿(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),占比超过四成。

  总体来看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人群能够适应时代发展、科学生产生活需要,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源基础,也为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夯实根基。

 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。中国科协自1992年起组织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,迄今已完成14次全国调查。2022年,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纳入国家统计公报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玲龙一号”首台DCS系统启动安装调试工作

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冰上路演在重庆举行

郭庆长期在住建系统工作,这也让他成了商人眼中的“财神爷”,上述文章介绍了郭庆被商人“围猎”的一些细节。郭庆日常喜欢下棋和打网球,商人们投其所好,棋艺不高的郭庆总是赢家,甚至能胜过很多高手。知道郭庆喜欢打网球的商人们时常趁着他打网球时送礼,时间一长,郭庆索性不锁车门,以便老板们能够定点投放,一场球下来“收获颇丰”。

江苏省婚姻登记最新数据:初婚平均年龄为27.76岁!

从20世纪60年代始,当地开始治理古运河。当时,张永平作为当地官员,带领民工对其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疏浚。他鼓励大家:“我们吃自家的饭,干自家的活,一定要使劲干!运河畅通了,农田灌溉才不会出现问题。”

司法部:经营者不得实施“价格歧视”“大数据杀熟”

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孙小兵表示,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,文化遗产资源丰富,它们无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髓,而玉器及玉雕工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“玺上玺”的设计观念连接着古今文明的智慧与审美,让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得以展现在世界舞台。

月球与行星探测领域有哪些规划和设想?国家航天局回应

非盟运输事务高级政策官员瑞莎·艾达·阿洛格告诉记者,“中国的发展经验对非洲、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有益处”,希望非中“共同推动世界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